H5|纪念“两山”理念诞生20周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时间:2025-08-15 12:00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封面

点击图片浏览H5↑↑↑

“两山”之路,盛世华章。2025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

初绽・理念之光

H5绿水青山理念20年-封面2_1

二十年前,在浙江湖州安吉余村诞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句箴言,穿透时光。这理念,似春风化雨,润泽大地,播撒希望。

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

在十堰的变化,你会看到:

H5从火焰山到花果山_1

从火焰山到花果山。丹江口市石鼓镇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这里曾是严重石漠化的“火焰山”。30多年来,十堰人一年接着一年种,一代接着一代干,让“火焰山”上长出6000多亩树林,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成为“国家石漠化治理示范区”。目前“火焰山”上共栽下180多万株侧柏、大叶女贞、柑橘等,年保土2.3万吨、保水5.7万吨。

H5从原始森林到林下成金_1

从原始森林到林下成金。林上林下皆生金,生态经济促振兴。目前,十堰培育1300余个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752万亩,占全市森林总面积的29.5%,带动69万林农增收致富,林下经济成为十堰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H5从水资源到水品牌_1

从水资源到水品牌。十堰在全力保水护水的同时,将“一泓清水”转化成“致富活水”,水经济质效不断蝶变,引来众多知名水企品牌。农夫山泉、北冰洋、忠和酒业、武当山水、燕京啤酒等加快发展步伐。据统计,“堰造饮品”年产值已达400亿元,进入集群式发展的快车道。

H5从生态修复到文化铸魂_1

从生态修复到文化铸魂。十堰正以文化IP为笔,在鄂西北版图上勾勒出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从生态修复到文化铸魂。“文化+”正成为十堰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H5“两山”转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_1

“两山”转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十堰市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资金变品牌的绿色转化路径。

践行・绿韵山河

H5绿水青山理念20年-封面4_1

守水护水爱水,保水送水节水,从武当山上到汉江河畔,从秦巴深处到库区之浜,全民践行,脚步铿锵。森林城市,诗意栖居的向往,金山银山,在绿水青山中蕴藏。

助人为乐,AI赋能库区环保志愿者。十堰市郧阳区汉江清漂队队长肖安山:“库区的水变清了,辛苦点也值了”;十堰绿色生态公益促进中心负责人涂青海:“守水护水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了”;丹江口市“小水滴”守水护水志愿服务队队员蒋德新:“我在库区长大,更要用心爱护它”;十堰首个环保公益组织发起人尤林:“我将把守护一库碧水当作己任,奋斗不止”;十堰市最美“守井人”凌祖宏:“通过我们的行动,让丹江口库区环境更加美丽”;驻守丹江口大坝武警官兵:“站好南水北调第一哨”。

展望・未来新程

H5绿水青山理念20年-封面6_1

未来之路,闪耀光芒,“两山”理念,引领远航。生态红利,持续释放,人与自然,和谐共赏。调水源头,处处绿水青山画廊,湖北十堰,在绿色发展中交响。

践行“两山”理念,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林下经济的“十堰样本”。十堰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年总产值过百亿元,为湖北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了十堰力量。林药结合,中药材种植成富民产业。十堰“武当七味”“菌草九品”开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和林下食用菌培育,重点打造黄精、淫羊藿、连翘、天麻、野生食用菌、野山笋、蜂产品、生漆、葛根等林下经济品牌;林菌共生,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十堰市拥有年产300万棒以上的规模食用菌基地5个、100万棒以上的基地10个;林旅融合,森林康养激活生态经济。全市巧打“林旅牌”,通过植入森林药浴、高端民宿等业态,打造了覆盖全产业链的森林康养旅游产品;从“传统渔村”到“生态样板”,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曾是“养鱼大村”,上岸渔民转型陆基养殖,老橘园通过品种改良和智慧管理变身高效果园。

深耕・碧水蓝天

H5绿水青山理念20年-最后封底2_1

武当的云,总在峰峦间洇开,汉江的水,在这里放缓脚步。十堰青绿,是山水写的诗,绿水青山,本就是永不褪色的金银。盛世华章,永远奏响,“两山”精神,地久天长。

纪念“两山”理念诞生20周年。

微信图片_2025-08-15_122652_199

编辑:姜鹏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