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抗战的中坚力量 ——寻访新四军第五师在孝感抗战印记

时间:2025-08-15 15:09 来源:孝感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003

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景区。■资料图片

1939年1月,李先念率领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及随行干部160余人,自河南竹沟南下,开创武汉外围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9年5月,在孝感安陆赵家棚,李先念将几部分力量合编为新四军挺进团;6月,豫南及鄂中共产党的武装,统一整编成立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

1940年1月,中共中央和中原局决定,我党领导的鄂中、鄂东和豫南三个地区抗日武装力量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

1941年4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五师。组建完毕后,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和鄂豫边区党委机关以及五师主力部队相继进驻孝感大悟山,直至抗战胜利。

1941年至1945年,新四军第五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多次围剿和扫荡,英勇顽强、不屈不挠,进行了1260多次主要战斗,阻击了近15万日军的进攻,建立起以大悟山为中心、跨鄂豫皖湘赣五省边界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有力支持了全国抗战。

04

李先念(左一)率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进入鄂中地区。■资料图片

01

南下鄂中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盛夏时节,阳光洒落在孝感市安陆赵棚镇北面的薛家山,蝉鸣不歇,松柏簌簌。

赵家棚抗日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远远望去,“赵家棚抗日烈士纪念碑”10个刚劲有力的金色大字,在绿树和蓝天的簇拥下,闪闪发光。

这里不仅是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历史见证,更承载着新四军第五师的峥嵘岁月。

时间回到86年前。1939年,李先念率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160余人,从河南竹沟南下,进驻安陆赵家棚,着手创建安(陆)应(山)孝(感)3县抗日根据地。同年6月,陈少敏率部与李先念会师,共同开创了鄂中地区第一块抗日民主根据地——赵家棚抗日民主根据地。

地跨安陆、应山、孝感的赵家棚抗日民主根据地,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是游击战、伏击战的理想场地,也是连接平汉铁路东西向的枢纽。“没有小小赵家棚,就没有后来新四军第五师的壮大和中原军区的形成。”安陆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张伟感慨道。

在革命烈士纪念馆,一段赵家棚珍贵文物的发掘故事,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本名为《烈士传》的书,曾被封存于墙体之中,1988年旧房翻新时才意外现世。

书页已泛黄,封面佚失,内页题字依旧鲜红醒目:“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那是时任新四军第五师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的题词。序言则由李先念亲笔所作:“悲悼本师三年来壮烈殉国将士。”

“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首次发现的战时《烈士传》,收录了1939年至1941年间牺牲的159名烈士信息。”张伟介绍,这本《烈士传》,不仅是对英烈的纪念,也成为研究中国共产党抗战历史的重要资料。

05

汤池训练班创办人雕像。记者张高远摄

02

定军大悟山孤悬敌后的抗战堡垒

大别山南麓,在群山环绕的白果树湾村,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依山而立,不时有游客驻足凝视、拍照留念。

1941年至1945年,这里是新四军第五师抗战指挥中枢,指挥前线将士在华中大地浴血奋战。

白果树湾位于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东部,因村前有一棵古老的白果树而得名。“湾前湾后群山环抱,重峦叠嶂,树木葱茂,进可攻、退可守,如同插在华中日寇腹心的一把利剑。”湖北省新四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大悟县档案馆副馆长何烨明介绍。

1941年1月6日,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并宣布取消新四军的番号。

“寒凝大地发春华”。同年1月20日,中共中央重建新四军,并确定将新四军部队整编为7个师。其中,活动在鄂豫边区的豫鄂挺进纵队编为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治委员。

新四军第五师组建完毕后,司、政机关和中共鄂豫边区党委机关以及五师主力部队相继由白兆山和京山八字门迁移至大悟山北麓礼南(现大悟县)悟峰一带山村。

如今,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青砖黛瓦,一排古村落由西向东分别是新四军第五师秘书处、情报处、作战处、参谋处、军需处、医务处、经济处、管理处“八大处”。抚摸着这一砖一瓦,看到这一个个重要的机关,耳畔不禁回荡起五师战士的冲锋声和呐喊声,仿佛一下子回到那段烽火岁月之中。

抗战期间,新四军第五师坚决执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战略决策,依靠鄂豫边区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从160多人逐步壮大为5万多人的正规部队和30余万民兵组成的抗日武装力量,建立了以大悟山为中心9万多平方公里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别小看白果树湾这个大悟山下的小山村,80多年前,这里可是鄂豫皖湘赣五省边界地区抗战指挥中心。”何烨明说,在孤悬敌后的处境中,新四军第五师利用四面环山、易守难攻的地理特点,与日军展开武装斗争,成为华中抗日根据地抗日救国的中坚力量。

夜袭孝感城、激战侏儒山、粉碎日军“铁壁合围”战术……新四军第五师在根据地内广泛地抗击了日本侵略军,先后阻击了近15万日军和8万多伪军的进攻,对日、伪军的主要战斗达1260多次,歼灭日、伪军4.3万余人。

03

传承抗战精神红色沃土奏响振兴交响曲

行走在安陆市的赵钱红色旅游公路上,青山掩映中的村庄风景如画、各具特色。

这条在2021年正式建成通车的公路串联起了8个曾经偏远的乡镇,累计输送的游客超过千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过60亿元。

在这条公路的起点赵棚镇,连绵起伏的蓝莓种植大棚如画卷展开。这里的蓝莓种植面积有8000多亩,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之一。2021年以来,全镇累计投入资金超1亿元,对全镇民生工程实施整体提升,曾经的泥泞村道变为平坦沥青路,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文化广场、便民设施随处可见,群众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时光流转,在孝感这片红色土地上,红色根脉得到保护和传承,红色绿色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绿色密码”。

今年1月,白果树湾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景区成功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小山村成了炙手可热的旅游研学目的地。“一天接待五六个团,从早忙到晚。”“85后”讲解员周蓓忙得连轴转。她说,孩子们对中国抗战史特别感兴趣,常追着问细节,还会认真记笔记。

依托旧址景区,白果树湾村打造了共享菜园、油菜花海、猕猴桃采摘园等文旅体验项目。“游客打卡革命旧址的同时,还能体验采摘乐趣,在村里品尝特色农家菜,逛土特产商店。”村党支部副书记严小裕介绍,如今的白果树湾已成为集红色旅游、乡村度假、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据统计,2024年,大悟县接待游客达790万人次,综合收入45亿元,10万余村民吃上“旅游饭”。

06

全国红色美丽乡村白果树湾。

(孝感融媒记者蒋润涛 李琛 特约记者易荣波)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