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风讯( 通讯员 王海燕)11月9日至11日,房县组织考察组先后赴安徽省界首市、湖北省阳新县学习考察,围绕循环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主题,进行了一场跨省的交流学习。此次考察注重从实践案例中提炼方法,从区域经验中寻找规律,在市场动态中探索新路,为房县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学习界首经验,把握系统构建的逻辑
在安徽界首市,考察组重点考察了以再生铅为核心的田营科技园,走进天能电池、华铂新材料、南都华拓新能源等龙头企业。作为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专业园区,该园已形成“电池回收—材料再生—电池制造”的完整闭环,年回收利用废旧铅蓄电池170万吨,再生铅产能达101万吨。

界首市通过“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产业大循环”的三级体系,推动再生铅锂、再生铜铝、再生塑料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特别是在党建引领方面,天能电池的“党建168工作法”将组织建设融入企业治理,实现了党建与发展的深度融合,为民营企业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借鉴阳新模式,走好港产融合的路径
在湖北阳新县,考察组重点考察了位于黄石新港园区的弘盛铜业有限公司。这家总投资87亿元的国有控股企业,采用世界先进的“闪速熔炼+闪速吹炼”双闪工艺,建成了年产40万吨高纯阴极铜的智能化工厂。

“这里展现了现代化工企业与港口经济的深度融合。”考察组负责人表示。弘盛铜业依托新港园区14.8公里长江岸线和万吨级泊位优势,实现了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的便捷流通。2023年,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82亿元,实现利润7.8亿元,上缴税收4.5亿元,成为黄石市2000亿元铜产业集群的领军项目。
弘盛铜业通过“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战略,创造了三个月达产、五个月达标的行业纪录,各项能耗、排放指标大幅领先行业先进水平,入选《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
与新港园区发展相呼应,阳新县富池循环经济产业园同样展现出强劲发展态势。该园区规划面积3.97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30余家,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72亿元,通过引进华新绿色建材、高能鹏富环保科技等企业,形成了完整的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链。
三、谋划房县行动,明确对标争先的策略
考察组认为,两地的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循环经济大有前途,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做好产业生态的整体设计;必须坚持创新驱动,突破技术瓶颈和路径依赖;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界首市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通过“星期六会商”“企业家恳谈会”等机制优化营商环境,阳新县在园区建设、项目推进中注重产业协同和要素保障,这些做法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下一步,房县将充分运用此次考察成果,结合“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优化政策体系,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循环经济实现新突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张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