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风讯 (通讯员 杨柳)近日,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病区再次实现技术突破,成功为一名体重高达244斤的超级肥胖中年男性患者,实施了高难度的“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此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该院在肥厚型心肌病介入治疗领域,尤其是针对高危、复杂体型患者的诊疗能力达到了区域领先水平。
该患者为一名中年男性,长期被不明原因的胸痛所困扰,但一直未予重视,也未曾明确诊断。在一次偶然的检查中,发现其心肌肥厚程度异常严重,最终被确诊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这是一种猝死风险极高的心脏疾病,由于心脏室间隔异常增厚,阻碍了血液的正常流出,导致胸闷、胸痛、晕厥甚至猝死。面对如此凶险的疾病,患者及家人最初曾犹豫是否前往外地寻求治疗。十堰市人民医院心内2病区主任吴三五博士在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后,高度重视,亲自带队查房,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沟通。吴三五主任团队全面分析了患者的病情特点,特别是针对其超级肥胖可能带来的手术挑战与风险,制定了周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吴主任专业的解读和团队展现出的高度责任感,深深打动了患者及家属。最终一家人打消顾虑,决定留在十堰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

对于这位体重达244斤的患者而言,常规的心脏介入手术已面临巨大挑战,而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本身技术复杂、精度要求极高,叠加超级肥胖的因素,使得手术难度和风险呈几何级数增加。这不仅对术者的操作技巧是严峻考验,也对影像评估、导管操控、能量控制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挑战面前,方显英雄本色。在吴三五博士的带领下,由李波博士、吴悠博士等组成的手术团队迎难而上,在超声影像科、麻醉科等多部门的紧密配合下,成功将射频消融针经皮穿刺送入心脏,精确抵达病变的室间隔部位,通过释放射频能量,使成梗阻的肥厚心肌组织发生“可控的”凝固坏死,从而达到为室间隔“瘦身”、解除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目的。
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梗阻解除,效果立竿见影,胸痛症状显著缓解。更令人欣喜的是,术后第二天,患者已可下床进行正常活动,展现了微创手术恢复快的巨大优势。
健康科普:什么是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
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微创介入新技术。与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或经血管的化学消融术不同,该技术是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在心脏非停跳状态下,将射频针经皮肤、肋间、心尖精准穿刺直接送至室间隔心肌肥厚部位,利用射频电极针前端发出的高频交变电流,使肥厚心肌组织局部升温、心肌细胞脱水,造成不可逆凝固性坏死;同时,可使消融心肌内间隔支发生凝固形成反应带,从而阻断肥厚心肌组织血供,最终使室间隔厚度变薄、狭窄处内径增宽,从而缓解梗阻。
其主要优势包括:
1. 微创精准。无需开胸,创伤小,仅留下穿刺针眼;消融靶点精确,对正常心肌影响小。
2. 可控性强。消融的范围和深度可以实时监控和调节,安全性更高。
3. 恢复迅速。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能更快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4. 适用范围广。为一些不适合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或对经血管化学消融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此次十堰市人民医院心内2病区成功完成此例高难度手术,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更是该院心血管内科在复杂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不断探索与创新的有力证明,为广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编辑:林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