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医 到人医|周春芳:“镜”艺求精 破“龄”前行

时间:2025-11-14 17:46 来源:十堰融媒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秦楚风讯 (通讯员 仁医)在十堰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三病区主任周春芳的名字,总是与一次次生命的奇迹紧密相连。从78岁食管早癌患者突破“高龄禁区”,到为56岁女士摘除紧邻脾脏的胃底“定时炸弹”;从24小时内抢救上消化道出血休克患者,到为反复腹痛的患者精准除疾;从小至数毫米的间质瘤,到大至直径6.8cm结肠早癌——在消化内科的内镜室里,周春芳就像一位“拆弹专家”,用精湛医术在消化道的方寸之间“排雷解忧”,更用温暖仁心为患者筑起生命防线。

f7219f48bbe61234d1668243ad3a38b4

深耕内镜十余载,“毫米之间”显真功

“现在喝粥不呛了,吃东西也不噎了,感觉像换了个人!”今年7月,刚出院的徐女士紧紧握着十堰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三病区主任周春芳的手,眼眶泛红。谁能想到,就在半个月前,这位因吞咽困难体重锐减20斤、反复肺炎的患者,还被断言“手术风险极高”。而让她重获新生的,正是周春芳团队凭借经口内镜粘膜下肌切开术,在毫米级精度下完成的一场“食管隧道救援”。

周春芳已在消化领域深耕十余年。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精准的内镜操作,使他熟练掌握从消化道出血急诊止血、息肉切除,到食管支架置入、狭窄扩张等常规技术,更在消化道早癌筛查及内镜下微创治疗领域独具专长。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这些代表着国内消化内镜顶尖水平的“高精尖”技术,已成为周春芳团队攻坚克难的常规武器。在他手中,内镜已不仅是诊断的“眼睛”,更是治疗的“巧手”,在方寸之间的消化道内,于毫米级的精度下,为患者“拆弹排雷”,最大限度保留器官功能,实现“微创”与“高效”的完美结合。

突破高龄“禁区”,微创手术改写生命轨迹

“年龄从来不是治疗的禁区,技术与责任才是突破极限的关键。”这是周春芳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从医十余年的行动指南。

78岁的王大爷因食欲锐减就诊,胃镜检查发现食管内长了一段5厘米长、近3/4环周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这是典型的食管早癌。更棘手的是,老人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后遗症,传统外科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多家医院都建议保守治疗。

“不能眼睁睁看着老人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周春芳牵头成立诊疗专班,反复研究病情后提出: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以微创方式完整切除病灶。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他联合麻醉科、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开展MDT会诊,像“排兵布阵”般制定了三套手术预案。手术当天,他通过色素内镜精准定位病灶,在保留正常黏膜的同时,小心翼翼地剥离肿瘤。1小时后,病理报告显示“肿瘤完整切除,切缘阴性”——这场高龄微创“攻坚战”,完胜!

这样的突破,在周春芳的从医经历中并非个例。56岁的刘女士胃底长了一颗鹌鹑蛋大小的间质瘤,紧邻脾脏,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胃穿孔。周春芳创新采用“镜外钳道辅助技术”,在胃镜下用Dual刀与IT刀默契配合,不到1小时就完整摘除瘤体,固有肌层完好无损。“周主任的手像装了‘导航’,精准得让人惊叹!”术后复查时,刘女士的家属忍不住称赞。

921c26af5fd915622c4025f3aa3b3e11

仁心传递“人医温度” 仁术守护百姓“胃”来

“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这12个字是周春芳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带领团队践行的准则。在他看来,一台成功的手术,不仅要“做得出色”,更要“护得周全”。

46岁的王女士曾因呕血、黑便陷入失血性休克,胃镜检查发现胃体有一个3.5cm×3.0cm的巨大新生物并溃疡出血。家属一度想转去武汉找专家,周春芳没有退缩,而是拿着检查报告耐心沟通:“我们团队做过很多类似病例,有信心帮您治好!”他的坦诚与自信,让家属最终选择留下。术前,他带领团队反复模拟手术路径,预判可能出现的风险;术中,他操作胆大心细,不到半小时就摘除瘤体;术后,他联合护理团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促进恢复,还每天查房时用幽默的话语缓解患者焦虑。一周后,王女士康复出院,临走时特意送来锦旗:“人医技术暖人心,仁心仁术救性命!”

在周春芳的带领下,消化内科三病区形成了一套“精准诊疗+精细护理”的服务模式。从禁食水到流质饮食,从生命体征监测到心理疏导,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在这里治病,不仅身体舒服,心里更暖!”患者们的口碑,是对这份“双向奔赴”的最好认可。

“让十堰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省级、甚至国家级专家水平的服务”,这是周春芳的初心。近年来,他带领团队聚焦内镜微创技术难点,成功开展经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等高新技术,在高龄、肥胖及合并基础病的复杂病例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仅去年一年,团队就完成各类内镜微创手术3000余例,其中多例被列为“区域微创诊疗示范案例”。作为湖北医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周春芳不仅自己钻研技术,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医生、研究生及留学生。

如今,45岁的周春芳依然保持着每天早到半小时、晚走一小时的习惯。内镜室的灯光下,他手持内镜的身影,是患者眼中最安心的风景;诊室里,他耐心问诊的模样,是医者仁心最生动的诠释。“只要能为患者多解决一点痛苦,多争取一点希望,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周春芳说,未来他将继续带领团队深耕微创领域,用更小的创伤、更快的康复,为更多消化道疾病患者守护“胃”来希望。

编辑:林静娴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