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稀客”!竹溪境内首次拍到

时间:2025-11-11 13:28 来源:微竹溪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近日,湖北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野外巡查时,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豆雁的踪迹,并拍下清晰影像,这是该物种在保护区范围内的首次亮相,为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记录,增添了重要一笔。

此次拍摄到的豆雁体型健硕,上体呈灰褐色且带有淡黄白色羽缘,下体呈污白色。它最具标志性的黑褐色嘴部带有鲜明橘黄色带斑,与橙黄色蹼足相映成趣,物种特征十分典型。这只豆雁独自在开阔草地从容觅食,周边植被茂密、水源充沛,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经确认,该豆雁属于冬候鸟种群,此次现身恰逢其南迁越冬的关键时段,进一步印证了十八里长峡在候鸟迁徙路线中的重要生态地位。

豆雁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二级保护动物,同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它对栖息环境的水质、植被及生态完整性要求极高,繁殖于欧洲北部、西伯利亚等亚北极苔原地带。每年8月末至9月初,豆雁便启程迁徙,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陆续抵达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越冬,主要以植物种子、谷物、嫩芽等为食。此次首次现身十八里长峡,打破了该物种传统越冬分布的已知范围,为研究其迁徙路线变迁提供了珍贵实物证据。

1

2

湖北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鄂西北大巴山东段北坡,毗邻渝陕两省,总面积达30666公顷。保护区属北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区,峰高谷深、植被繁茂,拥有珙桐、红豆杉等珍稀植物2915种,以及金雕、林麝等野生动物318种,是南水北调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

3

近年来,湖北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持续强化生态保护力度,通过布设红外相机、开展联合巡护、实施生态修复等措施,构建起“三站联防联控”的全方位监测体系,为野生动物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栖息环境。此次豆雁的到访,正是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写照。

05

“豆雁的首次出现,不仅丰富了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名录,更凸显了秦巴山区作为‘生物基因库’的重要价值。”该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密监测点位,持续跟踪豆雁活动轨迹,同时加强对候鸟迁徙路线的生态保护,完善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为更多珍稀野生动物打造安全的“生态驿站”,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5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