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尖刀”,何以“出鞘”?

时间:2025-11-13 15:02 来源:唱辽阔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科技高峰和产业高峰都要靠我们自己去攀登。”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的殷殷嘱托,如号角催征。

身负加快建成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千钧重任,直面全球科技竞争的激烈态势,湖北果断亮出“尖刀工程”,以利剑出鞘之姿斩断“卡脖子”技术壁垒,在科创赛道上奋力突围。

一年砺剑,初显成效。

42项标志性成果陆续亮相,五大领域实现重要突破,中国光谷在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中占据领先地位,北斗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格局,新能源汽车跻身产业高地,形成较强竞争力。

这把“尖刀”为何能初显成效,其出鞘发力的关键何在?

一、破局先破“幻”,死磕硬撼!

科技创新从无“静待超越”的江湖童话,唯有不进则退的生存铁律。湖北摒弃“龟兔赛跑” 的虚妄幻想,既不盼对手中途歇脚,更不满足于循序渐进。

面对北斗产业曾受GPS垄断的局面,湖北集结科研力量,潜心攻关、务实攻坚,研制出星地一体化实时厘米级增强服务系统,一举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即便拥有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优质资源,仍邀请陈十一院士团队组建全国首个智能工业软件研究所,在船舶制造领域以关键软件替代实现突破,让被动“卡脖” 蜕变为主动 “卡位” 的先发优势。这份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化作湖北在科技赛道上的奔涌动能,将差距熔铸成破壁的烈焰,以雷霆之势加速向前。

301

二、立标不守“标”,剑指领跑!

“所有的目标都不是最终目标!”江湖正道在于永无止境的精进。湖北从不把立项指标或现有竞品视作终局,而是以全球顶尖水平为动态标杆,在迭代中淬炼极致、再创巅峰。

量子科技领域,“汉原1号”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转变,随即对标全球最高标准,凭实力赢得海外订单;新能源汽车赛道,当行业还在扎堆800公里续航之争,湖北已剑指1000公里续航新高度,待350Wh/kg 固态电池成为江湖热点,湖北团队早已研制出400Wh/kg 的先进产品,多项指标国际领先。依托百余家国家级创新平台与新型研发机构,湖北以开放视野紧盯全球前沿,让六成“尖刀”成果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两成成果实现全球领跑,持续抬高科技创新的天花板,书写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江湖传奇。

302

三、聚力才巨“立”,机制给力!

2022年9月,湖北出台“尖刀”技术攻关工程实施方案,独创“五个一”的“尖刀机制”:一款“尖刀”产品、一家牵头部门、一个示范场景、一家应用单位、一家投资机构,这让市场牵引力与政府助推力实现同频共振。市场是“硬道理”,湖北坚持“下游考核上游、应用考核技术、市场考核产品”,让技术攻关直奔产业痛点与民生需求。肺部磁共振成像系统精准服务患者,北斗高精度芯片成本下降、销量提升,体现技术转化的实际价值。政府是“真朋友”,出台专项政策,创新“拨转股”模式,搭建武创院等核心平台,构建“产业基金+专业研究所+联合创新中心”的生态体系。各部门打破壁垒接力支持,让近千个项目从“小苗”成长为产业 “立柱”,重构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转化体系,破解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303

四、科技兴则湖北兴,科技强则湖北强。

紧盯“国家所需”,瞄准“未来所向”,夯实“湖北所能”,“尖刀工程”以加快建设武汉区域科创中心为抓手,将破幻立根的清醒、动态对标的智慧、多方协同的合力熔铸为“尖刀”灵魂,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出鞘发力,为科技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湖北智慧”与“湖北力量”!

总策划:岑 卓

总监制:何 伟

策 划:臧 志

监 制:吴博军

统 筹:谢 珍、李 昕

撰 稿:邓国辉

编 辑:郭金华、肖凌枫

编辑:万林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